產品中心
聯系我們
電話:13600782571
郵箱:
地址:福建省惠安縣黃塘鎮德惠路1號A區會館副樓9樓
佛教寺廟建筑和佛教文化
“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稱,東漢明帝時,中天竺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藍攜帶佛教經像來洛陽,最初住在接待外賓官署的鴻臚寺。后來在雍門外街道旁,為高僧建館舍,名為白馬寺,這是中國第一座寺廟。后世相行延以“寺”為佛教建筑的通稱。南北朝至唐代,佛寺已遍及全國,布局也漸趨穩定。
大約在兩漢之際,即公元前后,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于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云南地區南傳佛教(巴利語系)。隋唐時,中國佛教達到鼎盛時期,在漢地佛教中逐漸形成了天臺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凈土宗、密宗、華嚴宗、禪宗八個宗派。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的一支,主要流行于中國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到13世紀后期,西藏上層僧侶逐漸掌握了西藏地方政權,經過不斷發展,終于形成了西藏地區獨特的佛教形式。并形成寧瑪教(紅教)、噶當派、噶舉派(白教)、薩迦派(花教)、格魯派(黃教)等許多獨立派別。
一、佛寺建筑的歷史演化
古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塔,塔內埋藏佛祖的身骨舍利,因此,塔就成為教徒們頂禮膜拜的神圣建筑。受印度佛教建筑的影響,中國佛教建筑最初的寺廟也把塔放在中心位置。據說,白馬寺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大方木塔,周圍建有殿堂、廊門。史書上記載,南北朝時期的一些寺廟都以塔為主體建筑,使之處于中心位置。到唐代,塔的地位逐步降低,殿的地位日益提高。開始時,塔殿并立;繼而,塔在殿后;最后,塔被置于寺外,或另建塔院,而殿卻被放在寺廟建筑的主體位置上。如聞名遐邇的河南少林寺,佛殿是主體建筑,寺內沒有佛塔。所有的塔,包括擁有二百余座寺院高僧墓的塔林,都被安置在寺外。
佛教建筑由以塔為中心演變為以殿堂為中心的過程,標志著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其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受中國傳統建筑形式的影響。華夏大地自殷周至唐代的一千多年中,宮殿、王府、署衙、宅第等,逐步形成以殿為主,由層層院落組成的傳統建筑模式。在這種建筑群中,殿的位置是崇高的、神圣的、顯赫的,是帝王議論國家大事、舉行大典的地方,也是祭祀天地,社稷、神靈和祖宗牌位的地方。因此在佛教寺廟中,供奉佛像、禮佛、誦經的地方也應該是殿,這是中國人早已習慣并經常采用的形式。當時唐代著名僧人道宣(596~667年),在制定僧團制度,確定僧人行為準則、儀式、以及僧人出家去除俗姓而以法號相稱等規定后,并規定寺廟建筑標準,指出殿是寺的中心。這也是從實際需要出發作出選擇的結果。
二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后,一些王公、貴族、富商、甚至皇帝,出于對佛教的崇敬,往往“舍宅為寺”。像河南登封“嵩岳寺”,原是北魏宣武帝拓跋恪的離宮,后由其子舍作寺院。北京雍和宮原是清胤禎的雍親王府,當他當上皇帝后,將其一半改成喇嘛寺廟。這些宅第都以大殿為主體建筑,改成寺廟后,對佛教寺廟建筑布局和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
到了宋代,以殿為中心的佛教寺廟,又被中國佛教中的一個重要派別——禪宗發展成“伽藍七堂”的建筑形式。七堂,即指佛堂、法堂、僧房、庫廚櫥、山門、西凈、浴室等。這樣,從印度傳來的佛教寺廟,已全部“中國化”了。
二、佛教寺廟類型
佛教寺廟是供奉佛像、存入佛經、舉行佛事活動和供僧眾們生活、居住的場所。因此,各類佛教寺廟的建筑和布局,無不與其功能相適應,同時又受到當地傳統建筑風格的影響,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大體與三種佛教派別相適應,寺廟類型可分為:
(一)漢地佛教寺廟
漢地佛教寺廟分布在全國各地。受古建筑形制影響,有下列特點:
1.重要殿堂與佛像布置在中軸線上。一般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或觀音殿、藏經樓。
2.較大的寺廟在主體殿閣兩側,仿宮殿廊院式布局,對稱排列若干個較小的院落。各院按貢奉佛像和功能命名。如菩提院、般若院、塔院、方丈院、法堂、祖師殿、羅漢殿等。文獻記載,唐長安章敬寺有48個院、房屋4 130余間,是皇室專建的特大規模的寺院。
3.主院和各小院均繞以回廊,廊內有壁畫。在中軸線重疊四合院的兩側,又對稱地布置了重疊四合院,形成左、中、右三路齊頭并進的格式,如河南少林寺和北京潭柘寺。
4.一些山中寺廟,受地形的制約,采取古建筑的形式,依山就勢布局,做到錯落有致。中軸線雖不明顯,但主要殿堂布置在主要游覽線路上。如北京的戒臺寺,千山的龍泉寺,黃梅的五祖寺和福州的涌泉寺。有的寺廟建在溝谷的橋上,如井陘的福慶寺。還有的建在懸崖峭壁上,如恒山的懸空寺。
5.佛寺中,廣植花木,或松或柏,或銀杏或紫荊、藤蘿。有的庭院內掘有荷花池,疊假山,并同建筑有機結合,成為理想宗教場所,又是安全舒適的生活區。
(二)藏傳佛教寺廟(喇嘛廟)
藏傳佛教寺廟始建于唐代,即佛教最初入藏之時。松贊干布修建的法王洞(曲結竹普)、超凡佛殿(帕巴拉康),是布達拉宮的雛型,以后經過多次維修和擴建,形成現在規模。隨著佛教的傳播,藏傳佛教寺廟建設到清代達到極盛時期。至1949年前,全國藏傳寺廟達5 000多座。
藏傳佛教寺廟同漢地寺廟在建筑上有很大不同:
1.單體建筑的經堂、佛殿、僧舍,為木柱支撐、密檐平頂的碉房式建筑。墻壁厚實、收分大,剖面呈梯形。墻面上修有許多音窗(假窗),并加上許多橫向裝飾。
2.在建筑群體上沒有中軸線,沒有對稱的房屋布局,也沒有層層重疊的四合院。主體建筑為佛殿和扎倉,居于寺內的重要位置。其它建筑,如活佛住處、辦公處、喇嘛們住處、印經院、講經院、講經壇、塔等,則圍繞殿和扎倉布列。外面有厚墻環繞,酷似城堡。扎倉,是藏傳佛教中喇嘛們學習各種經典的地方。各個扎倉中都有經堂和佛像,大者可容納數千人。一般的藏傳佛教寺廟中,都有兩個以上的扎倉,甘肅夏河的拉卜腭寺有6個扎倉。
3.立面看,往往是開井空筒式佛殿建筑。因藏傳佛教寺廟的大殿內貢奉佛像高大,但進深很小,故內部呈空筒式,在空筒四周又修有層數不等的圍廊。各層圍廊間,有樓梯相通,可以逐層上達。西藏日喀則扎什布倫寺貢強巴佛像(彌勒佛)高達27.4m,圍繞四周有五層圍廊,頂部開天井采光。
4.重要藏傳佛教寺廟,又是過去地方政府所在地。如薩迦寺、布達拉宮、哲蚌寺,先后是歷代西藏政權領袖達賴喇嘛的住地,也是西藏政府所在地。寺內有辦公用房,布達拉宮內還有法院和監獄建筑。
5.藏傳佛教寺還有少數圓墻圍繞,中間是大殿或塔。西藏扎囊的桑鳶寺和江孜的白居寺就是這種特殊型寺廟。后者中間為覆缽式塔(喇嘛塔),塔座由77間佛殿和佛龕組成,因此被人稱為“塔中寺”。這種建筑,不僅是藏傳佛教,也是中國佛教寺廟中的建筑珍品。
(三)南傳佛教寺廟
南傳佛教寺廟分布在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區。受小乘教和當地民族建筑形式的影響,其寺廟主要特點是:
1.南傳佛教寺廟沒有明顯的庭院和中軸線形式,也無依山就勢高臺形式,而是以塔為主或以釋迦佛像為主,以殿堂相配合,周圍分布或分散布置房屋。
2.在佛寺建筑形式與結構上多受緬、泰建筑風格影響,屋頂高起,坡度較大。有一部分受干闌式結構的影響,下面凌空,上建殿堂。如德宏州的罕撒■房(■房即寺)和遮勒大金塔寺等。
3.受小乘佛教教義的限定,殿堂只貢釋迦牟尼像及其遺物、舍利、佛塔和菩提樹等。
(四)漢藏混合型寺廟
在漢族佛教寺廟中,還有一種漢族寺廟建筑形式和藏傳佛教建筑形式相結合而建的寺廟。如承德的普寧寺和普樂寺。寺廟前部中軸線分明,而后部卻建在一個高大壇臺上,中間為主體建筑,四面布置配殿或次要建筑,屬曼陀羅式建筑。
三、寺廟中的佛像雕塑和壁畫
(一)釋迦牟尼和諸佛
佛寺中主要貢奉人物像有佛祖釋迦牟尼、菩薩、羅漢、天王等。佛祖在任何寺廟中都居主體建筑大雄寶殿中,或稱正殿。佛像高大,或坐或立或臥,神態莊嚴肅穆。由于時代崇尚的發展變化和宗派的不同,主尊佛的位數亦不一樣。
一位主尊的居多,兩側肋侍有兩頭陀:老者迦葉,年青者阿難;或者兩位菩薩:文殊和普賢。上海玉佛寺內供奉著用整塊白玉雕成的玉雕佛像,高1.9m;甘肅張掖大佛寺內有全國最大木胎泥塑金裝彩繪臥佛像,長 34.5m;北京臥佛寺內有全國最大銅鑄臥佛像,長5m。
三位主尊的,有“三身佛”、“橫三世佛”和“豎三世佛”。三身佛,即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和應身釋迦牟尼佛;橫三世佛,即婆娑世界釋迦牟尼佛,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豎三世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過去佛燃燈佛和未來佛彌勒佛。
五位主尊的,正中為毗盧遮那佛,左側為南方寶生佛,表福德;東方阿陀佛,表覺性;右側為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佛,表事業。
七位主尊的,有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羅孫佛、拘那舍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遼寧義縣奉國寺(始建于遼代),供奉七尊佛,正中毗婆尸佛像高達9.5m,其余的都在8m以上,因此又稱“七佛寺”。
彌勒佛是釋迦牟尼未來佛。佛經上講,彌勒梵文是“慈氏”,名“阿逸多”,是釋迦弟子,早于釋迦入滅,居住在兜率天,佛祖預言56億7千萬年后轉世。因為四大天王和彌勒同居在須彌山,在寺廟中彌勒佛多在天王殿正位。由于中國佛教和老百姓認為唐末五代奉化的契此布袋和尚是彌勒轉世,按他形象塑像極富戲劇化,多為端坐的胖大和尚,袒胸露腹,大肚子滾圓凸出,喜眉樂目,笑口常開,倍受人喜歡。有的寺廟中在彌勒佛身邊塑五個胖小子,爬上爬下,與他嬉戲,人稱“送子彌勒”。在少數寺廟中彌勒佛像是印度式的莊嚴肅穆佛像。四川凌云寺的彌勒佛是世界最高的石雕佛像,高達71m;西藏扎什倫布寺強巴(彌勒)佛像是全國最大銅鑄佛像,高達27.4m。
在釋迦牟尼兩側還有兩個重要佛,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負責接引眾生進入佛國,左右肋侍為觀士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又稱“西方三圣”;左側是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滿足眾生欲望,解除眾生一切痛苦,左右肋侍為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又稱“東方三圣”。西方三圣和東方三圣,在有的寺廟中獨立組成殿。在塑像造型上,眾佛神姿相像,難以辨認。只有根據他們的位置和手印不同予以區分。釋迦牟尼左手放在左腳上,名為“定印”,表示禪定意思,右手直伸下垂或向上屈指作環狀,前者叫“觸地印”,表示成道前,為了眾生犧牲自己,這一切唯有大地能夠證明,這種造像為“成道相”;后者叫“說法印”,也就是說法像。藥師佛一手持缽,一手執藥丸狀。阿彌陀佛兩手相托或交叉,兩大指對頂,掌中有蓮臺,接引姿式。
(二)菩薩
菩薩,僅次于佛,舊譯為“大士”,他是“上求菩提(覺悟),下化有情(眾生)”之人。菩薩的職責就是幫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義,解救在“苦海”中的蕓蕓眾生,將他們度到極樂世界中去,了卻一切煩惱,永遠歡樂。在中國民眾中有影響的菩薩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四大菩薩。他們各有分工各有特點。文殊菩薩表大智,智慧辯才第一,頭頂五髻,騎青獅,持劍,手托蓮花;普賢菩薩表大行,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執如意或蓮花,咖跌坐在六牙白象上;觀音菩薩表大悲,救苦救難于人間,現 33 化身,救12種大難,頭頂肉髻,端坐蓮花寶座上,手執楊柳枝,左右肋侍善財童子和龍女;地藏菩薩表大愿,教化六道眾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四大菩薩在中國名山中各有自己的道場,分別是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華山。在佛教寺廟中,文殊、普賢和觀音稱為“三大士”,塑像中,唐代以前都是男像,宋以后都成女像,而且是美女像。山西平遙雙林寺中觀音泥塑像,肌膚細膩,體態輕盈,宛如妙齡少女,楚楚動人。大同華嚴寺中一尊合掌露齒菩薩,朱唇微啟,含羞帶笑,為世間少見美人。據說這尊遼代遺留下來的藝術品,是雕塑家仿造他未婚妻的模樣捏塑的。
在四大菩薩中,觀音影響最大,大佛寺中造像也最多,有33化身,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甚至在道教的宮觀中也有觀音造像。
(三)羅漢
據說佛教徒修行可能達到高低不同的四種成就,每一種成就叫一個果位。其中阿羅漢果,成就最高,達到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得此果位之人,就稱阿羅漢,簡稱羅漢。在大乘佛教中,羅漢品位之上是菩薩,最高是佛。羅漢的任務是常住人間,護法和弘揚佛教。
十六尊者或羅漢,是釋迦得力弟子,各有所長。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摩訶迦葉——頭陀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摩訶迦旃延——議論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優婆羅——持戒第一;羅■羅——密行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摩訶拘 羅——問答第一;周利槃陀迦——義持第一;梵波提——受天供養第一;迦留陀夷——教化第一;薄拘羅——壽命第一;離波多——無例亂第一。有的十八羅漢,是加上斯里蘭卡和尚慶友(《法注記》作者,介紹十六羅漢),中國和尚玄奘(《法注記》譯者)。十八羅漢或十六羅漢的塑像都在大雄寶殿中兩側排列,多為印度人形象。
五百羅漢塑像始于東晉,吳越王錢氏先于天臺山方廣寺,后于杭州凈慈寺創建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在佛經中多處記載。《十誦律》說,佛祖說法時,有五百弟子聽道;《法注記》中說,十六羅漢駐各地,其部下有五百到一千六百不等;《舍利弗問經》中記載,有五百羅漢重興圣教之事。又有記載佛滅度后兩次集結都有五百比丘參加。至今北京碧云寺、武漢歸元寺、昆明筇竹寺、成都寶光寺、蘇州戒幢寺、長清靈巖寺等都有五百羅漢堂。山西平遙雙林寺除羅漢外,再加佛、菩薩、天王、力士等塑像達2 052尊,為寺廟塑像之冠。由于羅漢數量眾多,因而留給藝術家想象力自由馳騁的空間,使羅漢堂成為倍受觀光客歡迎的景點。寶光寺和筇竹寺的五百羅漢像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站有跪,有坐有立,有的靜坐參禪,有的談笑風生,有的醉意朦朧,有的低頭沉思,有的似啞人打手勢,有的如小攤叫賣……,人間百態,應有盡有。同時利用夸張手法,塑造出攬月羅漢長長手臂伸向天空,跨海羅漢粗壯長大的雙腿橫跨于碧波之中,長眉羅漢的眉毛長幾可及地……這手臂、腿、眉,同人體部位簡直不成比例,但卻顯得可親可敬。
(四)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是佛教王國里的神將,保護四方世界。天王像立在寺廟天王殿中兩側,塑像威武雄壯。各方天王,面部、衣服顏色、手中持物各不相同。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咤,鎮守東勝神州,面部白色,身著白色甲胄,手持琵琶。他慈悲為懷,保護眾生,用音樂感化眾生使之皈依佛教;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鎮守南贍部洲,面青色,穿青色甲胄,手執寶劍,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保護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鎮守西牛賀洲,面紅色,穿紅色甲胄,手中纏繞一條龍(有的是赤索),他能凈天眼、觀察世界,對不信佛教的人,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鎮守北俱盧洲,面綠色,穿綠色甲胄,右手持寶傘,左手握銀鼠,他以德福聞于四方,手持寶傘制眾魔,保護人民財產。在天王殿中,正位是彌勒佛,背面是韋陀,他是保護佛、法、僧的將軍,完全是中國武將打扮,金盔金甲手執金剛杵,威風凜凜。其姿勢表示對行腳僧歡迎與否:雙手合十,橫杵于腕上表示歡迎;杵掛地,手插腰,表示不歡迎。
在我國許多佛寺中,如北京的雍和宮、天津的獨樂寺、石家莊的毗盧寺、大同的華嚴寺、繁峙的巖山寺、登封的少林寺、青海樂都的瞿曇寺、拉薩的布達拉宮、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等,都有數量不等的壁畫。時代從金代到清代,內容多以佛出生的故事、佛經故事為主,其次是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山西繁峙巖山寺的壁畫,是金代御前承應畫匠王逵等人用16年繪成。壁畫描繪了釋迦牟尼從降生到成佛的故事,同時又描繪了當時世俗生活。石家莊毗盧寺中壁畫,人物眾多,達500多位,有雍容華貴的帝王,嫵媚多姿的妃嬪,威風凜凜的天神,也有叫賣的貨郎、耍蛇的藝人……,人間眾生相躍在壁上。其中明代壁畫填補了敦煌莫高窟中從南北朝到清代獨缺明代的空白,因此有人將壁畫列為中國佛寺中一寶。
此外,陜西法門寺地宮中珍藏的釋迦牟尼一段真身指骨舍利、北京西山靈光寺磚塔中的佛牙舍利、大鐘寺的永樂大鐘、廣勝寺的趙城金藏(木版大藏經)、房山云居寺的石經等都是中國佛教文物珍寶,堪稱世界之最。
四、石窟藝術
石窟藝術,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加工的石壁,開鑿成窟,窟內石壁上有石刻、塑像、壁畫、碑碣等藝術珍品,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石窟藝術來源于印度的石窟寺。早期印度虔誠的佛教徒在僻靜的山間,用竹、木為筋修筑并外涂草泥的小屋,用作對佛頂禮膜拜之所,后來逐漸發展成石窟寺。現發現最早的石窟寺,是公元前1~2世紀阿旃陀石窟,現有洞窟29個,窟中有石雕佛像和佛經故事人物等,大約3世紀左右,沿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與中國古老文化相結合,得以迅速發展,到隋唐達到高峰。目前我國保存完好的石窟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時間連續性之強,分布地域之廣,均為世界之最。窟內保存的雕刻、泥塑、壁畫、繪畫,代表著藝術最高成就,是我國傳統藝術極其寶貴的遺產。
(一)石窟的選址和建筑形制
1.石窟的選址
石窟是佛教徒和篤信佛教的民眾頂禮膜拜之處。在建筑上,主要考慮開鑿工程的容易性和保存長久性,因此在選址上十分注意:(1)地形:多為丘陵性山地,有一定的相對高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增加開鑿難度,也不便于香客到達;(2)石質:開鑿區的巖石應為石灰巖或砂巖,此種巖石質地均勻細密、硬度適中、耐風化,最適宜雕刻加工;(3)朝向:應在向陽,但又避免太陽直射的地方,以使洞窟環境保持干燥;(4)交通條件:應在通達性較好的地方開鑿,以便于香客前來瞻仰。(5)周圍景色:石窟周圍自然景色好,能夠烘托石窟藝術的氣氛,襯托出佛的尊嚴,也適宜于僧侶們居住。
2.石窟工程
開鑿石窟是一項耗資大、時間長的巨大工程。一般要經歷斬山、鑿洞,雕塑三過程。
斬山:即在天然峭壁的基礎上,進行人為加工,形成巨大的石面。龍門石窟的賓陽三洞前的廣庭寬33m、深15m、峭壁高30m。斬山花24年,耗人工82000多個。龍門奉先寺和樂山凌云寺大佛斬山石方都在3萬m2以上。
鑿洞:即在峭壁上開鑿洞窟。通常按自上而下,自外而內的順序進行。一般洞窟頂部比門框高,開鑿時必須自門洞向上開辟一條施工道,進入預定高度位置,這就是后來所見的窗洞。然后自上而下開鑿,省工而又安全。如云岡曇曜五窟,就按這一程序進行。窟二、三、四層窗洞就是入窟施工洞。炳靈寺和麥積山采取另一種形式,先在峭壁上開磴道或修棧道,作為交通或工作平臺,再開洞窟,而后完成全部工程。目前麥積山崖面長200m,高100m,棧道距地面高70m,殘存長800多m。
雕像:在開鑿洞窟的石面上,運用線刻、浮雕、高浮雕、圓雕技巧,塑造佛像人物,云岡和龍門石窟幾乎囊括了各種雕塑技術。敦煌石窟開鑿在由卵石、礫石、砂和粘土膠結而成的第四紀玉門系礫巖中。由于巖層各組成成分硬度、大小和密度不一致,所以開鑿的窟洞表面高低不平,因而利用泥作,經打底、找平和粉面等工序,然后在壁面上作畫或泥塑佛像人物,形成了壁畫長廊。
3.石窟類型
中國石窟的形式受印度石窟寺的支提與毗河羅建筑形式的影響,但在平面布局、構造與裝飾藝術上都已經中國化了。如支提形式洞窟的中后部塔,被移到中心部位,變為塔柱,成為石窟巨大支柱,在結構上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毗河羅式石窟的前廊列柱,也被中國式的檐柱屋頂代替。中國石窟的類型歸納起來有下列幾種:
(1)龕型窟:這種窟的形式比較簡單,在巖壁上鑿出一個大龕,既無前廊,也無前堂或后室,正中雕刻,或塑、或繪出一個或一組佛像,四周為小佛、菩薩、飛天、裝飾花紋。窟內空間被主像占得很滿,幾乎沒有什么余地。
(2)中心柱型窟:這種窟型是比較明顯的從印度的支提窟衍化而成的。它的特點是在窟的中心雕鑿成塔柱或其他形式的柱子。柱子的四周和四壁雕刻、雕塑和描繪佛像、佛傳故事、飛天、動植物及各種花紋。云岡石窟中1、2、21號窟即此類型。
(3)前廊列柱型窟:這種窟型的特點是洞口有一排長廊,有的為單間雙柱,有的為多間多柱,氣勢壯觀。顯然這是受印度毗河羅式石窟前廊列柱之影響,但其建筑結構與藝術造型完全中國化了。如開鑿于6世紀的麥積山石窟的七佛閣,洞寬31.7m,進深13m,高15m。前面為八根巨柱一字排開,構成雄偉的前廊,后面為七間佛閣,頂上覆蓋巨大的殿頂,望之宛如七間大殿,雄跨于高崖之上,甚為壯觀。
(4)前堂后室型窟:受中國傳統建筑前堂后室、前朝后寢的影響,其洞窟前半部有一開闊的空間,有如房屋的前廳,在這里不設佛壇或其他巨型雕塑,以使參拜之人有個準備、過渡的回旋余地。后半部的墻壁上刻有佛像、菩薩、飛天,以及佛傳故事等。如云岡石窟中7、8、9、10號洞和敦煌石窟中的301、371洞等,均屬此類。這類洞的形制在初唐時尤為盛行。
(5)大廳式窟:由于大型佛像、群像及大幅壁畫的發展,為了滿足僧侶、佛教徒們參拜、瞻仰等的方便,原來小型的龕室已滿足不了要求,于是出現了仿佛寺廟大殿的大廳式穹形。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大幅西方極樂世界、大幅經變圖以及大幅塑像、多幅貫連的禮佛圖、出行圖等,多出現于此種窟型。
(二)石窟雕塑
中國雕塑始于商周,秦漢俑像達到很高水平。但在石雕方面的發展和完善還是以佛教、石窟寺文化的傳入為契機的。石窟雕塑同壇廟、寺觀室內外散存的塑像相比,因不受日曬雨淋,不隨建筑物的毀壞而損害,是比較容易保存的。因而石窟內的雕塑,在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以年代早、數量多、藝術水平高為其特點,是我國一筆最大的歷史文化財富。
1.南北朝時期的雕塑
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戰亂不休,國無寧日,階級矛盾空前尖銳,人民倍受煎熬,統治者朝不保夕,因而為佛教傳播提供了最好時機。沿著絲綢之路先后開鑿了拜城支爾千佛洞、庫車的庫木土拉石窟、吐魯番伯孜克里克的千佛洞、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大同云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等。其中拜城、庫車、吐魯番、敦煌和麥積山因巖石疏松為泥質彩塑,大同、洛陽石窟為石雕,但二者風格上是一致的,體現早期北方少數民族的特點。其中云岡石窟以“曇曜五窟”為代表。曇曜是北魏時期名僧,路遇文成帝車隊,馬咬住袈裟不放,所謂“馬識善人”說法。文成帝,信佛教,以師禮相待,任命沙門統。在他主持和文成帝的支持下,在平城(大同)西16km武周山南側開鑿五洞,即今天16~20洞。主像以三世佛為主,還有釋迦和交腳彌勒菩薩,外壁雕千佛。據說“曇曜五窟”中的五尊主佛,是模擬北魏的道武(20窟)、明元(19窟)、太武(18窟)、景穆(17窟)和文成(16窟)五個皇帝雕造的。其中19窟釋迦坐像高16.8m,為云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第20窟前壁大約在遼代以前已經崩塌,造像完全露天,正中雕釋迦坐像,高13.7m。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藝術水平高,為云岡石雕藝術的代表作,已成為云岡石窟的象征。
北魏后期以洛陽龍門石窟為代表。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5年,魏宗室比丘慧成于京都南25km的伊洛水兩岸的香山和龍門山巖壁,主持開鑿龍門石窟,其中以古陽洞、賓陽三洞、蓮花洞和藥方洞為代表。古陽洞是開鑿最早的一個洞,內容比較豐富。窟內供奉主佛是釋迦牟尼。大龕的龕楣上雕刻著一套完整的釋迦成道過程。所謂“八相成道”:(1)住兜率宮,(2)入胎,(3)住胎,(4)出生,(5)出家,(6)成道,(7)轉fa輪,(8)入滅。并有騰云駕霧的飛天形象。在造像題記中,書法棱角分明,字形樸拙,結構緊密,硬挺有力,為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在這座洞里。
龍門石窟與云岡石窟的造像藝術相比有較大的進步。云岡是北魏早期的作品,雕刻手法概括洗煉,整體感強,但所采用刀法比較平直,缺乏骨肉肌膚質感,主像大都威嚴冷酷,使人望而生畏。龍門為北魏晚期作品,寫實能力大大加強,賓陽洞中釋迦微露笑意,衣飾由偏袒右肩和通肩式變成漢族褒衣博帶。南北兩側菩薩面容含晞若笑,溫雅敦厚,手臂豐腴柔軟,姿態清瘦、睿智、優美,是北朝門閥士族審美的體現。
2.隋唐時期的雕塑
公元581~906年的300多年時間,伴隨著經濟文化繁榮,佛教石窟藝術進入全盛時期。隋為過渡,唐代達到高潮。這一時期,南北朝開鑿的敦煌、龍門、麥積山、炳靈寺、天龍山等石窟增加新窟、龕,其雕塑的造像都是石窟群中的精華部份。同時增添了許多新石窟,如濟南千佛山,益都的駝山和云門山,四川夾江千佛崖、樂山大佛、云縣大佛,陜西彬縣大佛,山東歷城千佛崖,云南劍川石鐘山等。此時石雕和彩塑,在數量、規模、藝術水平上,都達到空前的地步。
龍門石窟奉先寺大盧舍那佛從規模和藝術水平上都堪為唐代雕塑的代表。本龕東西進深33.70m,南北寬33.50m。以大盧舍那佛為主體的九軀大像以及兩身供養人像構成完整的藝術整體。大盧舍那佛通高17.14m,以女性外部特征塑造佛像;螺形發髻,身披袈裟,結跏跌坐于束腰須彌座上,面部儀表堂堂,豐頤秀目,嘴角稍翹,做神秘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狀態,其視線與虔誠的信徒和禮佛者仰視時的目光交會在一起,耐人尋味、扣人心弦。她莊嚴、溫和、睿智、富有同情心,是理想化的圣賢象征,是唐人心目中的佛,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武則天的化身。其面部表情在陰晴、早晚的不同光線下呈現多種微妙的變化。
唐代雕塑不僅在藝術成就上達到高峰,而且佛像造型之雄偉也是空前的。樂山大佛高71m,成為世界之最。云縣大佛高36.6m,彬縣大佛高24m,炳靈寺坐像高27m,莫高窟北大佛33m,南大佛26m。這是自南北朝以來和宋元以后的雕塑藝術所望塵莫及的,因而成為今天旅游者追逐的目標。
3.宋、元、明、清時期的雕塑
宋元時期,石窟雕塑再度興起,勢頭雖遠不如南北朝、隋唐時代,但仍不乏精美之作。有代表性的如大足石刻、劍山的石鐘山石窟和杭州的飛來峰摩崖造像。其特點是佛像雕塑更接近真人,秀麗精妙;更世俗化,富于生活氣息。
大足石刻20多處,其中北山和寶頂兩處是精華所在。北山的佛灣有264個龕窟,其中第136窟刻有一群佛像。這些雕塑同唐代雕塑相比,雕琢更加精細,且富有生活氣息。
杭州靈隱寺飛來峰一尊宋代彌勒佛像,既無北魏交腳彌勒的端莊氣氛,更無樂山大佛的靜觀凝重,而是笑世傲俗,嘻笑顏開,一反傳統佛相,是按照五代契此布袋和尚的原型雕塑的。他一手按布袋,一手持念珠,袒腹踞坐,造型自然生動,極富生活情趣,是件別開生面的藝術品,成為后來許多寺廟的大肚彌勒仿造的樣板。
(三)石窟壁畫
石窟壁畫之最,當屬敦煌莫高窟。自北魏到宋、元的一千多年時間,莫高窟的壁畫繪制一直綿延不斷。現存有 4.5 萬 m2,如展開排列,長度可達30km。莫高窟壁畫繪制時間之長遠,累積數量之多,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堪與長城、運河齊名,有“世界藝術寶庫”之稱。
石窟壁畫的內容大體有以下幾種:
佛像畫:也稱作尊像畫,包括佛、菩薩、羅漢、護法部眾等。佛的種類也很多,有一尊佛、三世佛、五方佛、七方佛等。羅漢,早期兩身,唐中期后四身,五代發展到十六身。還有密教中奇形怪狀的佛和菩薩,從三頭六臂到十一頭八臂,以至千手千臂。
經變畫:即經文圖像化,是佛教宣傳畫的一個重大發展。經變畫是莫高窟壁畫的主體,所占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如西方凈土變、東方藥師變、彌勒變、法華經變、維摩經變、金剛經變……,等等。其中最多的是西方凈土變這120多壁,“變”里面又分“品”,每一品都包含一個完整的故事。
佛教故事畫:主要是宣傳釋迦牟尼的故事。又分為“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兩種。本生故事講述了釋迦牟尼降生在凈飯王家為太子以前的某一世的行善故事。如《虔阇梨婆尼王剜身燃千燈本生》、《尸毗王割肉貿鴿本生》、《月光王施頭本生》等等。佛傳故事主要講述釋迦牟尼幼童菩薩托夢投胎、降生人世后,至出家成佛的故事。
供養人畫、禮佛圖和出行圖:這些畫中的人物與佛、菩薩不同,都是現實世界的人,有明確的社會身份,穿著當時服飾。畫面寫實性強,富有生活氣息。這些人物中,有至尊的天子,顯赫的官吏,也有一般平民和“卑賤”的廝役妓女。各個民族,男女老幼,形形色色,堪堪成就一幅中國封建社會人物的寫實畫卷。
裝飾圖案和建筑圖案:壁畫的圖案非常豐富,有動植物形、幾何形花紋,還有建筑形象,并巧妙地把飛天、靈異組織其間,五彩斑斕、光彩奪目。尤以窟頂的藻井和門窗邊框等處裝飾最為富麗。其中建筑圖案更為豐富,有殿堂,樓閣、城池、宮殿、寺觀、住宅等。
石窟壁畫興起于十六國,初時有外域之風,至北魏、北齊、北周獲大發展。不僅壁畫的內容更加豐富了,而且形成了具有“行云流水”之筆意,“秀骨清像”之造型的六朝風格。由于人體造型比例加大,如飛天雙腿長達上身的兩倍,因而人物靈活性和動態感增強。供養人,男的上著各式折領外衣,下穿褲褶;女的窄衣大袖、楊柳細腰,面型瘦削。這說明人物造型已在原有基礎上中國化、民族化了。
隋唐是壁畫大發展時期,所繪人體比例適度、豐滿圓潤。尤其菩薩像女性化、美女化:“素面如玉”、“長眉入鬢”,頭戴寶冠、頂梳高髻,身材修長、亭亭玉立,身著天衣,半裸,露出豐滿的肉體,肩搭帳帛,直垂腳底,腰姿動感很強,出現“一波三折”的“S”形。為符合佛經上關于菩薩“不男不女”的說法,唇角上畫有波狀小髭。唐代供養人,男子均為寬衣博帶,氣度雍容華貴,女子體態豐滿,秾麗多姿,寬衣大髻,面如冠玉。在構圖上也不斷創新,打破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格局,以鳥瞰式或散點式的透視,繪制了各種各樣氣勢磅礴的巨型經變圖像,開拓了創作意境。由于顏色與線條運用純熟精練,在人物繪制上突破了類型化的格式,注重人物行為和內心感情的表現,揭示了人物間、人物與環境間、主題人物與局部情節間的關系,塑造了大量富有藝術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使石窟壁畫藝術水平達到歷史高峰。
五代、宋、元以后,隨著石窟開鑿熱的冷卻,壁畫藝術也相繼衰落。但仍值得一提的是元代密宗壁畫,人物形象比例適當、解剖合理、臉型方頤,長眉大眼,身姿婀娜。但人面常作青色或綠色,或為紅綠陰陽面,對比強烈,有陰森恐怖之感。這是受密宗佛教影響的結果。
由于石窟特有的條件,保存了各個時代的大量佛教人物造像和壁畫、佛經故事、書法藝術、民俗風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我國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很有開發前景。
五、塔
塔起源于印度,中國古代據梵文(Stupa)和巴利文(thupo)音譯為“窣堵波”和“塔婆”,簡稱為塔,也稱“佛圖”、“浮屠”、“浮圖”等。“窣堵波”的原意是“墳”或“宗廟”。釋迦牟尼逝世后,各地弟子筑墳分藏他的舍利以為紀念,窣堵波遂成為佛教建筑的一種形式。由于塔造型精美,佛教僧徒又曾用金、銀、琉璃、瑪瑙加以裝飾,里面還藏有舍利(佛骨)等寶物,所以也稱為“寶塔”。塔這種建筑形式,隨著佛教的傳播而傳入,又受到我國建筑和文化傳統的影響,而演變成一種新的建筑類型。
(一)塔的結構和布局
中國塔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和塔剎組成。地宮是受中國傳統深葬制度影響而產生的,里面主要是一個石函及一些隨葬物。石函中有層層函匣相套,內中安放舍利,儼然是一具小型的帝王陵寢的地宮。塔的下層是基座,在唐代以后向高大方向發展,明顯地分為較低矮的基臺和較高大華麗的基座兩部分,象喇嘛塔的基座竟占塔高的三分之一,金剛寶座塔則已成為塔的主要部分,上面塔身反而小得多。這同我國古建筑中一貫重視臺基作用有著密切關系。它不僅保證了上層建筑的堅固穩定,而且也收到莊嚴雄偉的藝術效果。塔身是塔的主體,塔級多為奇數,多為七級,所以有“七級浮屠”之說。塔頂是塔身向上收縮部位。塔頂上為塔剎,它是作為藝術處理的頂峰,以冠蓋全塔的形象,一般由須彌座或仰蓮座承托剎身,剎桿上套貫數目不等的相輪,上置華蓋、仰月、寶珠等。這些形制是由窣堵波演化而來的。
塔在早期佛教徒心目中是崇拜的主體,建于佛寺的中心位置。后來建佛殿供奉佛像,出現中軸線上塔、殿并重,或塔在殿前的布局。東晉出現雙塔并列作為陪襯的布局。唐開始采取建塔院的作法。宋代將塔建在佛寺后面。元代以后多數佛寺只建殿堂而不建塔,塔在宗教中的重要性逐漸下降,被佛殿所取代。
(二)塔的歷史演化和風格
我國最早建塔都是木塔。東漢洛陽白馬寺中仿印度大方塔就是木塔。因為木頭可塑性大,塔檐可較大延伸,形成飛翔的活躍氣勢。線條流暢,形式多樣,可施雕刻、彩繪,因此木塔氣宇軒昂,金碧輝煌。但因易受到蟲蛀、風災和火毀,難以留存后世。
北魏中期開始,我國隨著磚產量的不斷增加和遼代利用磚技術的發展,磚塔逐漸替代了木塔。并運用一種叫疊澀的砌筑方法,彌補了磚塔呆板單調的缺陷,使磚塔形成美觀造型。河南嵩岳寺密檐式磚塔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塔,建于北魏神龜三年(520年),距今已有1477年歷史。
隋唐磚塔建筑技術已很成熟,出現了閣式塔。在外觀上,它繼承了四方的傳統建筑風格,主體線條直中有折,方正而又有變化。各層外壁逐層收進,塔檐四角方中見圓,剛中帶柔,層次明朗,顯得簡潔、古樸、端莊、厚重。內部結構呈上下貫通的空筒狀,中間用木板劃層,可以自由登臨。最早的是天臺山國清寺的六面九級隋塔。具有代表性的是西安興教寺的玄奘塔、香積寺塔、慈恩寺的大雁塔、嵩山永泰寺塔和法王塔、朝陽市白塔。唐代密檐式塔建筑技術已得到提高,出現16級薦福寺的小雁塔和大理崇善寺千尋塔。
宋代建塔技術達到新的水平,在平面上出現六角形、八角形和十邊形,其中八角形最普遍。這種多角形樓閣式的塔,不僅建筑結構優美,顯得圓渾、豐潤、華麗,而且設計科學,符合結構力學原理。尤其是樓閣磚石塔,將我國傳統古建筑中的樓、閣、闕、觀等組合進行了新的創作,更突出地表現了“聚集、高顯”的原意,同時,出現了用青石雕琢的石塔、金屬塔和琉璃塔。如南京棲霞寺的舍利石塔、杭州靈隱寺的石塔、福建泉州開元寺雙塔、浙江天臺赤城塔、開封佑國寺塔(鐵色琉璃塔)、蘇州北寺塔等。
元代,統治階級把西藏喇嘛教作為主要宗教,使政權和宗教緊密結合起來,喇嘛教建筑得到了發展,出現了許多喇嘛塔。如北京妙應寺白塔、北海白塔、內蒙古大昭寺塔,拉薩喇嘛塔,青海塔爾寺塔等。
明清繼承了元代的傳統,喇嘛塔屢有所建,并出現了金剛寶座塔新形式。金剛寶座塔的臺基廣闊厚實,臺基上雕有五塔。如北京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和香山碧云寺金剛寶座塔。與此同時,還出現高層樓閣塔,如安慶振風塔,山西洪洞縣的飛虹塔,陜西涇陽縣的崇文塔。
明清之際,緬甸式佛塔傳入我國,如云南傣族地區的曼飛龍白塔和八角亭塔。
明清在中原和南方造塔之風盛行,伴隨著科舉和風水之風,出現大量與佛教無關的文風塔。如太原的文筆塔,承德避暑山莊的風水塔,揚州的文峰塔,無錫的靈光塔。同時紀念性塔也已出現,如易水的荊軻塔,吐魯番的額敏塔等。
我國古塔現存有3000多座。早期塔多為中間大,兩端小,曲線圓和,韻律自如,以密檐式塔為主;晚期塔,則挺拔剛直,輪廓分明,雋雅秀麗,雕刻裝璜日趨精美,以能夠登臨的樓閣式磚塔為主。在地區間亦有差別,北方塔,雄偉穩重,多簡潔豪放;南方塔,玲瓏精細,輕巧秀氣。在塔的組合上有單塔、雙塔、三塔、五塔和群塔。塔是我國古文化、古建筑中一朵燦爛的奇葩。
(三)塔的類型
根據塔的結構和建筑風格可分為下列幾種類型:
1.單層塔
我國單層塔大都建在隋唐時期,特別唐代較多,多為僧民墓塔。塔的平面以正方形居多,亦有六角形和八角形。由于單層建筑,因此高度和體積都有限制,建筑材料有石造的,也有磚砌的。例如山東歷城縣柳埠神通寺的四門塔,建于隋大業七年(611年),全部用青石砌成亭閣式單層塔。塔高13m,平面方形,每邊長7.38m,每面中間開一個較小的拱門。風格樸素簡潔。
2.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多為磚塔,實心建筑,一般不能登臨。它的特點:造型單純劃一,下面均有須彌座,底層塔身較高,以上每層塔身很短,一般不設門窗,有的只有通風小孔,看上去顯得高大雄偉,在深厚中透露挺拔之勢。著名的有嵩岳寺塔、大理三塔、西安小雁塔、法王寺塔、北京天寧寺塔和遼陽白塔。
嵩岳寺塔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密檐式磚塔。平面為12邊形,也是中國現存古塔中的孤例。塔高 41m,塔身部分建于低矮簡樸的臺基上。上面為層層緊縮的15層密檐,略呈凸形曲線。頂上為7層相輪和圓形寶珠,與密檐輪廓相貼切,整個塔形變得穩重、柔和、比例勻稱,外形剛健而秀麗。而且歷經1400多年風雨滄桑,挺拔如故,體現我國古代建筑技藝的高超水平。
3.樓閣式塔
樓閣式塔是我國古塔中最龐大、藝術水平最高、最普遍的一種造型。它把佛塔與我國傳統樓閣建筑風格結合起來,使古塔數量最多,可登、可望、可居,形式也更為美觀。從木結構起源,逐漸向磚石方向發展,并出現琉璃結構。平面有方形、六角、八角、以至十二角,形式豐富多彩。樓閣塔按其構件材料,可分為木塔、磚塔、石塔和琉璃塔。例如:
應縣木塔,又稱“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是我國保存的唯一木結構的佛塔,也是古建筑中功能、技術和造型藝術取得完美統一的優秀范例之一。塔的平面為八角形,高67.31m,分五層六檐,底層為雙層,各層間又設有暗層,因而實際為9層。舉折平緩的層層挑檐,與14m高制作精致的塔頂鐵剎組合在一起,造型挺拔秀麗。塔內有11m高的釋迦牟尼坐像。當善男信女進入塔內,香煙繚繞,鐃鈸齊鳴,佛像金光閃閃,富有莊嚴而神秘的空間意境。據記載,塔建成后百年經歷風暴一次,地震7次,仍完整無損,證明這種結構堅固穩定,是有效的防震構造。
西安大雁塔(慈恩寺塔),建于武周長安年間(701~704年),為著名磚結構樓閣式塔,平面方形,高64m,7層,整體呈方形角錐體,造型簡潔,比例適當,莊嚴古樸。一千多年來,多少文人雅士為之吟詩贊頌。
泉州開元寺雙塔,為樓閣式最大石塔。兩塔東西對峙,相距200m。東塔始建于唐,為木塔。南宋時代,公元1238~1250年改為石結構,高48m,八角,五層,每層四門,每門高四龕,每龕皆有雕琢精致的釋迦像,共計 80尊;西塔,始建于五代,為木塔,后毀于火,于1228~1237年改為石結構,高44.06m,其結構同東塔。東西雙塔經歷長期風雨侵蝕和地震的搖撼,仍不傾斜變形,表現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筑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是我國古代石構建筑的珍品。
開封鐵塔,原名“佑國寺塔”,建于宋皇佑元年(1049年),為琉璃結構的樓閣式塔。因塔的外壁是褐色玻璃磚面,近似鐵色,又十分堅固,故稱“鐵塔”。塔八角十三層,高54.66m。塔身外部用28種不同形狀的褐色玻璃磚砌成。磚面塑有細膩逼真、釉彩晶瑩的飛天,坐佛、立僧、樂使、獅、麒麟、寶相花等50種花紋和圖案。塔內各種用磚,像木料一樣有榫有眼,安到一起,正好合縫,符合力學要求。
4.喇嘛塔
喇嘛塔是藏佛教的一種特殊的建筑形式,源于我國元代。喇嘛塔同印度的“窣堵波”相近,它主要建筑在寺廟中。塔的特點是,下面有一個高大的基座,上面安置一個巨大的圓形塔肚,肚上豎立一根長長的塔頸,頸上刻成許多圓球,頂上安置華蓋和仰月寶珠。塔身刷成白色,顯得文靜素雅,不論從任何角度看去,體態始終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妙應寺白塔和北海白塔、江孜自居寺菩提塔、五臺山塔院寺大白塔、西寧塔爾寺內太平塔和如意塔,拉卜楞寺白塔等。
北京妙應寺白塔是喇嘛塔中最杰出的創造。建于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由尼泊爾國匠師阿尼格設計。塔處于大圣壽萬安寺內,是大都城內巨剎之一,為文武官員學習禮儀的地方。后寺毀于火,只剩下白塔。明天順元年(1457年),重修寺廟,更名妙應寺。塔高50.86m,全部磚造,外涂白灰。全塔造型雄渾有力,基座高大,塔身收分少,相輪造型粗壯。白塔在藍天白云下,更為潔白高雅,勻稱挺拔,端莊秀麗。
5.金剛寶座塔
金剛寶座塔是密檐式塔一個特殊形式,最先在隋代敦煌壁畫中出現,但最早的實物見于明代。它的特點,在高大臺基上建造五座密檐方形石塔和一個小佛殿。我國現存僅有5座,主要有北京市的大正覺寺金剛寶座塔、西黃寺清凈化城塔和碧云寺金剛寶座塔,呼和浩特市的金剛座舍利寶塔,昆明市官渡金剛塔。
北京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建于明代成化年間(1466~1473年),按照西域僧人極的達所貢的印度比哈爾的菩提迦耶金剛寶座規式建造,全部為石砌,分基臺和五塔兩部分。基臺呈方形,四周有佛像381尊。基臺上有造型相同的五座密檐式小塔,四角四座較矮,中央一座較高,為8m高13重密檐式小塔,余者為7m高11層。塔和寶座用漢白玉建造,雕有精制的佛像、天王、羅漢、fa輪、八寶、金剛杵、獅、象、馬、孔雀和迦樓羅(金翅鳥)等。整體造型敦厚而穩重,結構緊密和諧。這座馳名中外的金剛座寶塔不僅是一座建筑藝術高超、形制別具一格的建筑物,也是巨大的雕刻珍品。
6.傣族塔
傣族的佛塔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古時代,傣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宗教,大約1000多年前,小乘佛教開始傳入,逐漸取代了原始宗教,形成全民信仰的佛教。與此同時,傣族聚居地區出現了佛寺和佛塔,到15世紀以后,便“寺塔遍村落”了。一般的塔建在山坡高地上。佛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呈正方形,高度1m左右。塔身大多為圓形,呈葫蘆狀。塔剎由一節比一節小的環節堆積而成,最上面是塔針。規模一般比內地塔小。多為磚結構,外面敷以石灰,有的還用植物膠砂漿涂料。有的名貴佛塔還彩繪貼金,使佛塔在秀雅挺拔中透出高貴的金氣。具有代表性的是西雙版納曼飛龍白塔和景真八角亭式塔。在傣族地區,處處可見到圓形古塔和八角亭式塔,并同金碧輝煌的佛寺、軒敞雅潔的邊寨竹樓、蒼翠欲滴的濃郁椰子樹,互相掩映,顯得多姿多彩,別具風韻。
塔是佛教建筑,但以它的歷史久遠性、建筑結構的多樣性和孤峰突起的高聳性,成為重要旅游資源,并且后期沖出佛教范疇,在紀念地、風景區中建起各種造型的塔,打破了周圍單調、平淡氣氛,勾劃出生動的天際線,還起到引景、借景和鳥瞰觀景的作用。詩人曾參登上大雁塔后,深有感受,贊道:“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六、佛教寺廟中的花木和佛事活動
同佛教寺廟,塔和佛像融為一體的象征性的花木和僧人的佛事活動,形成佛教綜合景觀。人們對花木和佛事活動有更大的興趣。
(一)佛教象征性的花木
蓮花:佛經中記載,佛陀本為天上菩薩,下凡誕生到迦毗羅衛國凈飯王家時,空庭中百鳥群集,四時花木悉皆榮茂,池內突兀盛開大如車蓋的奇妙蓮花。因此,佛陀成道后,轉FA輪(布道)時坐的座位叫“蓮花座”,相應的坐勢叫“蓮花坐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大腿上,足心向上。這也是僧尼坐禪的姿勢。蓮花同佛教聯系起來,成為佛教的象征。重要經典叫《妙法蓮花經》,我國凈土宗,亦叫“蓮宗”。在諸佛、菩薩的塑像中都是足踏蓮花座,有時菩薩手持枝蓮花。蓮花在群芳中亭亭玉立的風姿和出于淤泥而不染的情操為印度和中國人民所喜愛。
菩提樹:原名畢缽羅樹,熱帶常綠喬木,葉卵形,莖干黃白。在佛教產生前是默默無聞的,只是因為釋迦牟尼在畢缽羅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才被稱為菩提樹。自此菩提樹成為佛教樹,成道的代表。受氣候的影響,菩提樹分布在我國廣東和云南西雙版納地區。傣族對菩提樹十分尊敬,稱它為“吉祥之樹”。
娑羅樹:為龍腦香科,喬木,葉長,卵形而尖,表面光滑,花淡黃色。它成為佛教圣樹的原因是,釋迦牟尼誕生和圓寂都在娑羅樹下。我國寺廟的娑羅樹,不同于印度,南方屬梧桐科,北方屬七葉樹科,但都受到教徒們的尊敬。
閻浮樹:屬桃金娘科,高大喬木,葉闊橢圓形,對生,花白色,有芳香,漿果大如雀蛋,紫黑色,略酸,味美。分布在我國和南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釋迦牟尼出家前在此樹下思索人生之苦,所以象征佛教思索樹。
芯芻:為菊科,草木植物。有五種特點:①體性柔軟,②引蔓旁布,③聲香遠聞,④能療疼痛,⑤不背日光。這同佛陀對僧眾的五點要求(①寬容忍耐,②刻苦修行,③弘揚佛法,④拯救眾生脫離苦海,⑤達到涅槃)相似,芯芻又同比丘同音,成為比丘的象征。
(二)佛事活動
佛誕節:佛誕節又稱浴佛節。是紀念釋迦牟尼誕生的節日,為每年陰歷四月初八。在漢族地區變成盛大群眾性廟會,傣族地區成為潑水節。青海塔爾寺要從四月初八到十五進行大型的佛事法會。
成道節:據說釋迦牟尼于陰歷十二月初八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為紀念這一天,漢地佛教于此日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俗稱:“臘八粥”。后來,逐漸變成民俗,以慶豐收,迎春節之意。
盂蘭盆節:陰歷七月十五,是佛家超度歷代宗親的佛教儀式。節日源自佛陀弟子目犍連組織十萬眾僧,解救地獄中母親。盂蘭是梵語,意思是倒懸。盆是漢語,指盛供品的器皿。言此供具可以解先亡之倒懸之苦。這個節日同中國儒家孝道結合,成為孝親節。到宋元以后,在民間逐漸失去本意,變為祭亡人的鬼節,放河燈和焚法船,成為民間風俗。
此外各地寺廟也有自己節日。正月初一是彌勒佛誕生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賢誕生日,四月初四是文殊生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生日,九月三十日是藥師佛生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彌陀佛誕生日。特別是二月十九觀音誕生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在民間紀念更為普遍。
隨著這些節日的佛事活動,觀音、彌勒、地藏和阿彌陀佛之名深入民間,成為民間較為普遍的信仰。
- 2023-02-14 雙層惠安芝麻灰八角涼亭建成
- 2022-09-03 禪意景觀石雕小沙彌樣式圖片大全
- 2022-08-26 歐式石材羅馬柱 別墅大理石羅馬柱
- 2022-08-19 羅源青石雕龍柱 寺院盤龍柱雕刻
- 2022-08-05 廣場石材欄桿定做 石雕欄桿雕刻——晉江吾悅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