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聯系我們
電話:13600782571
郵箱:
地址:福建省惠安縣黃塘鎮德惠路1號A區會館副樓9樓
近些年來,景觀雕塑的蓬勃發展景象的確很令人振奮,但是細觀一下具體的作品,卻有一種陌生感,尤其對于廣大振奮群眾來說,這種陌生感就更加明顯。很多作品只是在圈內人士中饒有興致地互相說說,或者由美術理論家在更小的圈子里“捧評”一下,沒有太大的社會影響和作用,本來景觀雕塑是最接近大眾的藝術,卻與大眾有距離感不能自覺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之中去。
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造型觀念和表達語言不合國情,用的是西方“話語”,與觀眾難以很好地交流和溝通,有一種隔閡和陌生感,比如很多工業現成品(或現成品的放大)、很多純幾何形狀的造型以及很多講“觀念”的作品,大都與人們產生感情距離。
二、簡單和雷同。有些景觀雕塑雖然考慮到了與環境的結合,但是構思簡單,缺乏內涵,沒有深度,造型機械單調,太像建筑師手下的積木游戲,審美性差。
三、與環境的結合不緊密,甚至根本就沒有考慮具體環境,是到處可擺的通用品。有些作品實際是架上雕塑的放大,只是從室內搬到了室外環境中,其創作語言和形式仍然是架上雕塑的。景觀雕塑不考慮景,形不成景,就很難稱得上是景觀雕塑。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想這與景觀雕塑這一藝術形式在我國的短期急劇盛行有一定的關系,因為我們國家并沒有像西方那種景觀雕塑長久不衰的歷史,我國古代的陵墓雕塑、宗教摩崖造像雖都有景觀雕塑的性質,但是畢竟它們囿于一種較為固定的模式,沒有太大自由性,我們看看所有的摩崖石窟雕塑和陵墓雕塑,其形制、布局都大致相似,完全受皇權思想和宗教規矩嚴格束縛和限制而形式單一。因此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在景觀雕塑方面不像西方那樣有歷史傳統,也不像西方那樣普遍和豐富多樣。尤其是西方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所興起的現代派抽象手法的景觀雕塑,更是一下子鋪天蓋地,極具規模,對我們有很大的沖擊。而我國是在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才開始真正發展起城市環境雕塑的,在經過了二十年的城市雕塑發展歷程,具有獨立意義的“景觀雕塑”概念才被雕塑家們提出并熱切關注,從90年代后期,一些青年雕塑家群體開始積極自由組合搞景觀雕塑展示,也有一些較前衛的理論家們充當策劃人積極組織帶有景觀雕塑性質的室外展示,還有一些地方政府斥巨資連續多年搞此類創作大賽,這都無疑對景觀雕塑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其中,也有些比較好的、成熟的作品,但總體來看,概念化、簡單化、空洞乏味,簡單模仿西方形式的現象比較普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景觀雕塑”作品不多。
除此之外,其原因我以為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在求新求異、突破傳統的“創新”幌子下,急匆匆的從西方現代藝術樣式中借鑒。不妨回憶一下,有一些作者創作靈感自于西方現代藝術作品,或者是西方現成作品翻版和臨摹,不是創作。尤其是簡單地一概地反傳統的民族虛無主義,推崇“觀念”藝術,認為只要觀念新就能出作品,其實是盲目崇洋媚外,沒有自己的主見而照搬著西方的觀念,這種心態和觀念下出現的作品,必然是單調乏味缺乏真情實感的,只要出國去看看,就會明顯感覺到這樣“吸收”出來的作品,是沒有自身特色和魅力的。
其二,是雕刻大賽這種形式,短短三四十天,甚至十天二十天,要將一件大體量的作品完成,由于時間緊,創作的必要環節被簡化和省略了,參展藝術家大都沒有認真研究過具體的作品放置環境,在家里閉門造車,脫離環境設計出一個抽象、半抽象類簡單造型的構圖,然后即匆匆在現場突擊完成就算交差了。有些雕塑家干脆就把以往的室內架上雕塑作品放大一下運到現場了事(在短短幾十天的突出性大賽中,恐怕也只好這么干),這也是難出真正好的景觀雕塑作品的又一原因。
其三,由于我們的景觀雕塑突然熱起來,而大家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尚不深入,因此走捷徑照搬照抄的現象也就多起來,有此作品簡單套用西方的“觀念”和造型語言,而不用自己民族藝術母語講話。就好像一個學外語的中國人天天和自己人的同胞們講外語,使人聽起來艱難、生澀、別扭,很難與國人情感深入交流和溝通,有些則干脆將國人未見過的西方現成作品模仿一遍,糊弄觀眾。這類作品在這些年的景觀雕塑中屢見不鮮。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還是應該從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深入研究藝術自身規律入手。
一、藝術不同于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屬于應用性的,因此它可以購買、引進、仿造,它與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沒有必然的聯系。而藝術是一個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產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也就有不同特征的藝術,這是不可互換和替代的。作為藝術表現形式之一的景觀雕塑,它也必然應該是民族自己的,而不應是雷同和重復、模仿他民族的。應該從民族自己文化中生成,應符合本民族的審美理想和追求,應該與本民族大眾的心靈溝通,應符合本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應該與本民族大眾的情感發生共鳴。
二、景觀雕塑是與環境相聯系的,因此它也是更應成為具體環境下的具體作品,它是個別的,不是通用的,它是與環境共同完成美的創造,而不是獨立的自我完善,即使將再好的架上單體作品放大置于環境中,也不會成為優秀的景觀作品,因為它與環境是分離的,我們在一個大場上擺幾十、上百件景觀雕塑(如雕刻大賽的最后效果),也只不過是一個揭去屋頂的室內展場,作品都是放大了的模型,怎么能與環境結合、交融形成一個獨特的景觀?充其量只能稱作景觀雕塑方案模型展覽。
三、景觀雕塑是藝術創造,它首先應該是審美范疇的,而不是其它類型的陳列和擺設,我們不能離開了審美追求去制作一般的視覺物象,因此需要在與環境緊密結合中巧妙運用材料媒介,創造出既有思想內涵又有美的新穎形式的視覺藝術作品,這是很難的研究課題,絕不要奢望突擊速成。
四、景觀雕塑不是雕塑家本人孤芳自賞的玩藝兒,它是置于人們的生存環境的,因此它是服務于大眾的,藝術家應充分研究時代精神的本質特征、研究本民族的文化傳統、美學思想和審美特征、研究當代人的審美理想和心理需求,準確把握時代節奏,選擇恰當的形式表現語言,為自己的民族創造出非常優秀的作品,而不是隨便拿出個立體物放于環境中了事,應該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提供精美的精神產品,應該有社會責任感。這兩年西湖景觀雕塑展做得不錯,因為它強調了與環境的結合,每件作品都力求與環境發生聯系,構成一個完整景觀,傳遞給觀眾一種意境。當然其中有些作品的語言仍然缺乏“中國味”,尚需推敲。
藝術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產物,不同民族會有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的文化“內涵”,這是與其它民族文化相區別的根本所在,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立足之本。不同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藝術。各民族藝術可以互相影響,互相吸收,但決不能照搬,失去自我而盲目跟著別人跑是永遠形不成自身面貌的。我們民族藝術有非常獨特的表現和突出的特征,值得我們去發揚光大。景觀雕塑最具大眾性,它需要充分與觀眾交流和對話。因此不應失去自己民族藝術的“母語”而和同胞講“洋話”,而應向著民族性追求和發展,這樣才會出真正優秀的景觀雕塑作品。
- 2023-02-14 雙層惠安芝麻灰八角涼亭建成
- 2022-09-03 禪意景觀石雕小沙彌樣式圖片大全
- 2022-08-26 歐式石材羅馬柱 別墅大理石羅馬柱
- 2022-08-19 羅源青石雕龍柱 寺院盤龍柱雕刻
- 2022-08-05 廣場石材欄桿定做 石雕欄桿雕刻——晉江吾悅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