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聯系我們
電話:13600782571
郵箱:
地址:福建省惠安縣黃塘鎮德惠路1號A區會館副樓9樓
華表從現有歷史記載看,前兩種說法似依據不足,而后兩種說法確有不少歷史記載和實物可資佐證。諸如,戰國時曾任秦相商鞍賓客的晉國人尸佼,在其所撰的《尸子》中,有"堯立誹謗之木"之說。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蘇非、李尚、伍被等人所撰的《淮南子·主術訓》中,有"古者,天子聽朝,公卿正諫……故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武王立戒慎之靶,過若毫厘而既已備之也"的記載。《漢書·文帝紀》載:"詔曰,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族,曰'誹謗之木'。"注"服虔曰,'堯作之橋梁,交午柱頭也'。"《后漢書·楊震傳》有"臣聞堯舜之時,諫鼓謗木,立之于朝"的記載。晉崔豹所著《古今注下·問答釋義》載:"程雅問日:'堯誹謗之木,何也?'答日:'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棒,大路交街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街路也。"'北魏楊街之《洛陽伽藍記》之三《龍華寺》載:"宣陽門外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橋,所謂永橋也。……南北兩岸有華表,舉高二十丈,華表上作鳳凰似欲沖天勢。"在山東沂南畫像石中,有一種小房子,房頂上裝有十字交叉的橫木柱子,即"交午柱",也即華表。《漢書·尹賞傳》對此也有明確記載,云:"……便輿出痊寺門桓東。"唐顏師古注:"如淳曰,舊亭傳于四角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貫柱四出,臺曰'桓表',懸所治夾路兩邊各一桓。"唐顏師古又注:"即華表也。"
但是,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建立,原始社會的"民主"被奴隸主、封建帝王的專權所取代,華表木用于讓人民群眾在上面題寫、懸掛"諫言"的功能隨之喪失。后漢以后,華表用作道路標識的也進一步減少,除有少數設于橋梁之頭、城垣之外,如在宋《清明上河圖》上可以看到虹橋兩端有兩對華表;在元代王應鵬所繪《宋金明池圖》可以看到在拱橋兩端立有兩對華表;元代時宮城正門承天門前立有華表等作為標識外,華表主要地被用于歷代帝王和勛臣顯貴陵墓的一種特殊標志。華表豎于陵墓前作為標識始于先秦時代,但當時形制還較簡單為木制,如據梁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戰國時燕國昭王墓前即豎有木制華表,直到南北朝時才被人砍伐而不存。自東漢起豎于陵墓的華表大多改用石柱,被稱為神道石柱,它的標識作用與墓碑既有相似之外,又有區別,墓碑帶有一定的紀念性,神道石柱則主要是裝飾、標識墓道。諸如江蘇南京、江寧、丹陽、句容境內現存的南朝宋、齊、梁、陳四代帝王貴族陵墓遺跡30余處中,就有梁文帝蕭順的建陵(在丹陽荊林鄉)、梁安成康王蕭秀墓(在南京甘家巷)、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在南京仙鶴門外張庫村)等10余處有被稱為"神道石柱"的華表遺跡,其中以南京甘家巷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的華表和句容縣石獅鄉梁南康簡王蕭績墓前的華表保存得最好。又如陜西省乾縣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鰓德太子(李治長子李重潤)墓,均有華表一對;河南鞏義市西村、芝田、孝義、回郭鎮附近的宋宣祖安陵、太祖昌陵、太宗永熙陵、真宗永定陵、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一陵、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等宋代"八陵",每一陵園中都有石華表;安徽鳳陽縣西南的明皇陵神道上豎有華表兩對。明、清兩朝其他的帝王陵墓也大多豎有華表。
華表原先在用作標識和"誹謗木"時,形制是比較簡樸的,但在其被用作帝王顯貴陵墓的特殊標志后,形制逐漸變為豪華。其結構分為三部分:基座、柱身、柱頭。一般多以方石為基座,其上周圍豎雕有瓜棱形直紋的圓形石柱,柱頂有稱為"石榜"的方石,石榜上往往題刻有"某某官職某某神道"的字樣,石榜之上飾有比柱圍稍大的石蓋和立獸。唐宋時,陵墓前的華表多為棱形石柱,其紋飾、形制也多有等級規定。如豎立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所在地陜西乾縣乾陵東西兩乳峰之間的那對華表,呈八棱柱形,高達8米,直徑1.72米,由基座、柱身、柱頭三部分構成。基座、柱身等均刻有卷草圖案和獸類形象,雕工十分精致。明清時,華表的形制、雕刻更為精美、豪華,柱身由原先的棱形五桂改為遍體雕鑿蟠龍、云紋紋飾的圓柱。柱身上部在承露盤下多了一塊橫插的雕有朵云的云板。據考,這塊云板最初是從漢代華表頂部的交午橫木演變而來的。三國時,魏人何平叔曾在《景福殿賦》中對當時華表形制的精美豪華作過生動的描繪,云:"故其華表則鎬鎬礫礫,赫然章灼,若日月之麗天也。"到唐宋明清時,華表的形制更是豪華精美,絢麗威武了。
圖為我公司作品:蟠龍華表柱
- 2023-02-14 雙層惠安芝麻灰八角涼亭建成
- 2022-09-03 禪意景觀石雕小沙彌樣式圖片大全
- 2022-08-26 歐式石材羅馬柱 別墅大理石羅馬柱
- 2022-08-19 羅源青石雕龍柱 寺院盤龍柱雕刻
- 2022-08-05 廣場石材欄桿定做 石雕欄桿雕刻——晉江吾悅廣場